3月25日,湖北首批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集中發放。
首批放貸銀行包括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交通銀行湖北省分行、浦發銀行武漢分行、浙商銀行武漢分行、湖北銀行、武漢農商行,獲貸企業包括湖北心輝糧油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海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嘉韻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小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漢華魅科技有限公司、武漢中盛電氣有限公司、宜昌興越新材料有限公司等21家企業。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是一種輕資化、信用化、便利化的新型債權融資模式,無需任何抵押,不用任何保證金,企業憑借自身的知識價值就能獲得貸款。貸款對象主要面向全省28.5萬家科技型企業。
“科技型企業很多都只擁有專利等無形資產,但專利到底價值多少,評估存在困難。銀行對企業債務償還能力很難作出判斷,是過去難以根據無形資產放貸的原因之一。”業內人士表示,湖北高校科研院所眾多,科技型創新企業數量龐大,構建知識價值信用評價體系,將有效激活湖北科創資源優勢,有效破解科技企業融資難題,激發經濟活力。
傳統科技金融面臨四難:銀行與科技企業信息難對稱、模式難匹配、供需難平衡、風控難配套。交通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曾偉宏認為,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發揮了知識要素作用,豐富債權融資增信手段,是“市場更有效,政府更有為”的有力舉措,是解決創新“陽光、土壤、空氣和水分”的關鍵措施。
據了解,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將依托湖北科創企業“智慧大腦”大數據平臺進行評判、跟蹤。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創新人才、研發投入、研發活動、知識產權、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品牌7個指標維度。評價結果按A、B、C、D、E五個等級分別對應5類授信層次,合作銀行提供單筆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的信用貸款。
這與以往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有何區別?“一個是質押,一個是純信用。”在武漢農商行公司部副總經理肖迪看來,最大的區別在于知識產權質押貸是運用知識產權進行質押,且質押過程需要商業銀行自主評判,而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則由政府主導建設的平臺,按照一定的指標,對企業的知識價值進行評判分級,商業銀行按照分級進行授信。
企業不向銀行提供抵押等擔保,那么如何解除銀行的后顧之憂與風險呢?為此,省市兩級共同設立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各地還將對貸款企業疊加財政貼息等政策支持。
對此項創新政策,我省擬采用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模式,同步在全省17個市州啟動實施,信貸業務面向全省銀行機構開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期限上限為三年,按定比給予風險補償。
單家銀行在單個市州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警示和暫停代償受理的不良率上限分別為5%和8%。
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江文波表示,目前,建設銀行已率先打通與“智慧大腦”平臺的直連互通,開發“知識價值信用貸”專屬產品、專屬額度、專屬優惠利率,通過建行 “惠懂你”APP構建“3分鐘申貸、0人工介入、1秒鐘放款”的301極速通道。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